欧洲王室那些国王王后死后都葬在哪里?

一,欧洲王室那些国王王后死后都葬在哪里?

欧洲以土葬为主,少数人选择火葬,一国之主的国王王后,墓葬更为讲究,既不土葬也不火葬,而是另一种方式供世人瞻仰。

如何安葬逝者,因为宗教和民俗的差异,每个国家的做法都不太一样。

我国古代流行“厚葬”和“土葬”,死后会在棺椁内或墓地附近埋入价值不菲的物品,以此来达到去世的人也能像生前一样享受着荣华富贵。

  • 尤其是达官贵族和帝王将相们死后的随葬品大都是层层叠叠、琳琅满目,有些甚至是价值连城。

这也导致一个弊端,越是高贵的墓穴,越容易被一些心怀叵测的盗墓贼们惦记。

而欧洲又是另一种的墓葬文化,不管是寻常百姓还是国王王后,宗教信仰传达的本义是,不提倡厚葬。

  • 例如天主教,死后是要去天堂的,随身携带很多财物,很可能会因此丧失去天堂的机会。

前段时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葬礼,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不光是因为她96岁的高寿,更多的是对英国葬礼的好奇。

我们就以英国女王的葬礼为例,简单述说一下欧洲国王和王后的葬礼。

01:为什么女王不葬在墓地,而是教堂?

英国的国教是基督教新教,教会在英国人的心目中,一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 在很早以前,英国国王的权利很大,既是一国的君主,也是教会的教主,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即使现在的英国君主,很大程度上没有了“行政”上的权利,只是做做慈善和国家形象方面的事务。

但王室和历史遗留下来的宗教,还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是刻在英国民众们心里的印记。

  • 当初英国教会还没有被认可的时候,受到了各方面的抵制,很多时候他们迫不得已,只能在教主的坟墓里举行一些非常简易的宗教祷告仪式。

后来,教会变合法了,信仰的教徒也越来越多,大家就在原先举行祷告的地方建起了教堂,而教堂下面就是原先教主的墓地。

所以,有一种说法,教堂是离他们天堂最近的地方。

基督教和天主教传达的意思,人死后要进入天堂。

  • 教堂既然离天堂近,那么肯定人人都想挤破脑袋葬进教堂,但教堂就那么大的地方,就算每个城市都有很多的小教堂,也满足不了大多数人的意愿。

于是,很多人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安葬在教堂周围的草地。

02:教堂是如何摆放棺椁的呢?

一般会在教堂的地下,专门挖出一个大坑,用来摆放棺椁。

为了节约空间,四周的棺椁通常会层层叠叠的多层摆放,而中间部分是专为国王王后摆放的地方。

当然,有些教堂地面的某个角落,乃至墙壁内,只要有墓碑,里面都会藏有人的遗骸。

  • 甚至地面上都会刻有墓碑,像丘吉尔牛顿都安葬在威斯明斯特教堂。

03:摆放在地下墓穴、墙壁内的遗体,难道不会有臭味溢出吗?

为了防止臭味外泄,国外也试过了很多种办法,最终他们发现了一种既能保存好遗体,又能防止遗体腐化后大量气体外泄的方法。

  • 通常会运来一整块大石头,然后从中间开凿成遗体大小,这样就保证石棺的棺身是一个整体。
  • 只要解决棺身和棺盖的密封,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防止气体外泄。

大家都知道,遗体在腐化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液体和气体,这时石棺内的气压会增大,如果不消耗掉这些气体,会源源不断地产生。

后来,人们发现了富含碳酸钙的石灰类似材料,会同时消耗掉腐化产生的液体和气体。

而石棺的材质恰好就含有碳酸钙,那么只要在安葬的时候放入足够多的石灰粉类似材质就可以了。

  • 等馆内的气体和液体消耗得差不多了,自然也就不存在臭味外泄的可能了。

而密封棺盖的材料通常是铅之类的金属焊条,既能防腐抗菌,也坚固耐用。

从90年代开始,英国王室的棺木换成了橡木棺材,但它只是外棺是橡木,内棺却是铅金属。

  • 铅元素排列紧密,一般用于防辐射的材料,在防腐杀菌上有很大的功效;
  • 但铅因为密度大,所以非常沉重,我们看到搬运女王棺木通常需要8名大汉。

如今王室墓室也出现了一个难题,可以摆放棺椁的位置越来越少。

所以,有一部分王室会选择安葬在自己的私人墓园,比如女王就没有葬在王家墓室。

而是在皇家墓室上方的教堂旁边,建了一个附加建筑,挖了一个小坑摆放棺椁。

  • 女王下葬的地方叫做乔治六世教堂,其实就是高5米,长4米,宽3米的地下墓穴。

安葬着她的父亲乔治六世,母亲伊丽莎白,丈夫菲利普亲王,以及妹妹玛格丽特,还有女王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女王妹妹是骨灰盒的形式,其他人都是棺椁的方式摆放。

  • 当初并没有给妹妹留位置,而妹妹因为离婚,后半生又得到不到关爱,死前的愿望就是和父母葬在一起。

哪怕火化上不了天堂,也愿意以骨灰的形式常伴父母左右。

04:英国奇特的墓葬文化

英国的墓葬文化非常有特色,几乎是每隔一段路程就能看到一个小墓园,有可能在闹市区,有可能在公园里,也可能就在平常出门遛弯的必经之路上。

  • 英国对待墓园的态度,他们没有太多的忌讳,没有那些死后很多的怪诞故事。

在他们的意识里,死了就是死了,只是区分活人的一种常态现象。

比如,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的地下墓室,在石棺的附近就有午餐厅,可以吃午餐喝咖啡,在我们观念里确实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05:国外另类的安葬方式——冰葬

瑞典有一位女生物学家,发明了一种液态氮“颗粒”法。

就是将已经过世的遗体放入零下18°C的环境中,先进行冷冻处理。

接着放入特制的可降解的棺材内,遗体再次被推进零下196°C的液态氮中,并进行不间断地轻轻摇晃。

  • 在摇晃的过程中,遗体被慢慢摇晃成直径只有5毫米微小颗粒,再把小颗粒中的重金属除去,放入玉米淀粉做成的容器中,随后埋入墓园。

若干年后,这些颗粒包括玉米容器会被植物以吸收养分的形式消耗掉,从而达到了让逝者换一种生命状态在世间“重生”。

写在最后

从以上的种种现象可以看出,欧洲的墓葬文化跟我们有很大的不同。

  • 有些墓园在闹市区,像德国很多的墓园本身就是公园的一部分,有的还安放在地上,供人踩踏。
  • 欧洲的国王王后毕竟不是普通民众,他们逝后通常会安葬在教堂,供后人参观和缅怀。


但,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国王,他们安葬的方式都是“薄葬”:

除了放一些能代表个人身份的物品外,不会放入像稀世珠宝等类似的贵重物品。

二,欧洲皇室王后

欧洲的贵族们死后,都上天堂了。天堂里啥都有,东西比人间的质量好,上帝管吃管住管娱乐,所以,不需要带啥过去,陪葬的意义不大。中国的随葬品多,是因为往生后,过着是和人活着时相似的生活,所以需要大量陪葬,后代还要与时俱进烧IPAD。

欧洲王室,多半都是虔诚的天主教或者基督教信徒,国王王后们死后,有专门安葬王室灵柩遗骨的教堂。这些教堂,一般是主座教堂,也有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大教堂。拿西班牙举例。西班牙所有教堂中,游客接待量最大的教堂是马德里郊区埃斯科利亚斯八位一体的修道院:Monasterio de el Escorial。

这个庞大的建筑,是修道院、宫殿、陵墓、教堂、图书馆、慈善堂、神学院、学校八位一体建筑群。之所以会说八位一体,是因为通常情况下,这八种功能的建筑,都是分开的,不会合体在同一个建筑里。这个修道院,是由英国血腥玛丽的老公:西班牙菲利普二世。菲二是狂热的天主教徒,一生都穿着黑色的衣服。

这座修道院的主座堂的楼底下是先王祠,那里埋葬了从16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即从卡洛斯五世到阿方索十三世)大多数国王的遗骨。

依然还活着的前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和现任国王费利佩六世,驾崩后也会安葬在这里。

西班牙历朝历代,都有皇家修道院,主要功能是给王室成员提供宗教服务,其中也包括王家墓葬。

至于陪葬品,真的特别少。一般都是几件能够代表亡者生前丰功伟绩的东西,比如一把征战南北的剑,一件某国王赠送的项链,一本手稿等等。大量的金银珠宝陪葬,没有这个传统和习俗。当然,也不排除个别酷爱金银首饰的王室成员,在自己棺里堆满金银珠宝。珠宝这些东西,对欧洲贵族王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声誉和荣光。死后能被雕刻石像比较光荣,如果能够在棺盖上刻上自己的身形雕塑,那比一棺材珠宝还荣耀。

三,欧洲各国王后

欧洲国家大多是信教国度,王室死亡后会安葬在某些教堂之内,遗体和陪葬品分开,因此我们很少听说欧洲的陵墓被盗墓贼光顾。以下主要介绍3个欧洲王室的墓地:

英国

安葬英国国王和王后的墓地有两个:威斯敏斯特教堂和温莎古堡的圣乔治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历代国王加冕登基、举行婚礼庆典的地方,也是英国的王室陵墓所在地,大多数的英国君主死后都被葬在这里,如爱德华国王和亨利三世等。

除王室成员外,很多名人包括牛顿、丘吉尔等也安葬在这里。

而圣乔治教堂也是英国的皇家墓地,亨利八世、乔治五世、六世等十位英国居主死后被埋葬在这里,另外还安葬着众多的王后、王子和其他王室成员。

另外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及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的陵墓在英国皇家摩索拉斯陵墓。

瑞典

乌普萨拉大教堂是瑞典国王举行加冕典礼的圣地,同时也是瑞典王室的陵墓。这里安葬着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以及瑞典著名的科学家韦登堡。教堂还有一面墙记载着一些名人的生平和经历的战役等。

丹麦

十五世纪开始,罗斯基勒大教堂正式成为丹麦王室的皇家墓地,著名的玛格丽特女王一世就埋葬在这里。迄今为止这里共陈列了38位国王或王后的棺椁,他们的遗体都被安葬在精美的石棺之中。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cba手游 提供的欧洲王室那些国王王后死后都葬在哪里?(欧洲 王后)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