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始人怎么做弓的?
弓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远程杀伤武器之一。而且,人类的古文明虽然分散在地球各个大陆之上,但是,他们几乎都不约而同的发明了弓箭(只有澳洲土著和部分非洲土著没有弓箭,但他们也有类似回旋镖的远程武器)。
弓箭的发明,其实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当时的远古先民们,起码是知道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规律。而且,弓箭的箭头,要求人们制造的石器,精细化水平要达到一定程度。而要想制造结实耐用的弓弦,他们还要具备足够的动物知识,知道什么野兽的兽筋,可以提供更大的弹力和耐久力。而因为弓箭已经具备了机器的三要素,即: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和工具部分,原始的弓箭,也成为了后来各种机器的祖先。
因此可以说,正因为有了石器、火和弓箭这三项技术,才让远古先民最终战胜了自然,让人类繁衍至今。它们也堪称是科技的鼻祖。

二,原始人的弓怎么用彩纸来折
弓箭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弓不过是在弯曲的木棍绑上绳索,箭不过是削尖的树枝,无论是射程还是杀伤力都很有限。
为了提高箭的威力,原始人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在木棍的顶端安装箭镞,以增加杀伤力;第二件事是在箭的末端安装箭羽,让箭矢在飞行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稳定。箭羽一般为鸟类的飞羽制成,但不少弩箭也会使用竹片当做箭羽。
三,原始人弓箭打猎
弓箭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弓不过是在弯曲的木棍绑上绳索,箭不过是削尖的树枝,无论是射程还是杀伤力都很有限。
为了提高箭的威力,原始人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在木棍的顶端安装箭镞,以增加杀伤力;第二件事是在箭的末端安装箭羽,让箭矢在飞行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稳定。箭羽一般为鸟类的飞羽制成,但不少弩箭也会使用竹片当做箭羽。
▲旧石器时代晚期,山西省沁水县下川遗址出土,距今24000—16000年
1963年,山西朔县峙峪村旧石器晚期遗址出土了一枚燧石箭镞,根据碳14测量,距今28130±1330年,这枚镞的体型轻薄精巧,后部已经敲打出类似于铤的结构,是目前中国最早的箭镞。
山西沁水县下川遗址出土过圆底和尖底的石质箭镞,其制造时间相对朔县出土箭镞较晚,分别距今21090±1000年和15940±900年。两枚箭镞的尖端犀利,两刃和底端较薄。虽然制造的时间较晚,但这两枚箭镞的形制却更加原始。
▲大庆博物馆收藏原始石箭镞
原始社会的石镞多采用具片状解理面的板岩制成。原始人加工箭镞的手段与其技术水平紧密相关。比如旧石器时代的箭镞都是打制而成的,相应的,新石器时代的箭镞则多为磨制。
早期的石镞仅仅是三角形或叶片形的石片,安装方法则是把箭杆顶端劈出一条缝,然后把石镞夹上去,再用绳索将箭杆的劈缝扎紧。
▲原始石箭镞制作流程
这种做法虽然方便,但并不牢固,因为绳索捆绑的部位并不是箭杆和箭镞的结合部位。后来,人们为了镞可以安装的更结实,便把镞制造成梭形,这样的话,用绳索扎紧箭杆的同时,也把箭杆和镞牢固的扎在了一起。
再后来,人们在箭镞的后部制造出细细的铤,这样箭镞可以更好的和箭杆结合。在原始社会,以铤装镞这种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当时的镞铤不仅有像后世一些竖直、居于箭镞底部正中的,还有形状略似直角三角形,安装时需要把箭杆的顶端也削成斜坡状,然后再用绳索缠绕的斜铤。
▲燕尾形原始石箭镞
最后,前面那种以铤装杆的模式一直延续到清代,是中国箭矢安装箭镞的主要模式。除了石镞之外,原始社会的箭镞还有骨质、蚌壳、鹿角等不同材质,其中最多的还是骨质和石质。
▲辽宁博物馆收藏原始骨箭镞
比如泰安大汶口文化出土过不少骨镞,按照外形可以分为三种:一种为三角形的骨片,表面仅经过简单的加工;一种为梭型,尾部较为尖细;一种有明显的铤。这三种样式的骨镞刚好对应了原始社会箭镞的三个发展阶段。潍坊姚官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过23枚鹿角镞和64枚石镞,其中部分鹿角镞的外形为三棱状。
▲新石器时代牙镞
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开始使用青铜。二里头出土的青铜镞:一种外观为带有尖锋的圆头扁铲状,后部有尖细的铤;一种前锋锐利、中间起脊、两翼扁平后展成倒刺,后部有细长的圆铤;还有一种三角形无铤的。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cba手游 提供的原始人怎么做弓的?(原始人用的弓箭长什么样子)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